首页

高跟鞋插马眼

时间:2025-05-25 08:53:00 作者:财经深一度|创新激发增长动能 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浏览量:64963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本市场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近期,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民营上市公司“成绩单”出炉。在资本市场助力和民营企业向“新”发展实践下,民营上市公司韧性与活力持续释放。

  目前,A股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约八成公司是民企,新三板约九成是民企。

  2024年,分板块看,沪市主板民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高于市场整体水平。多项经营指标呈现优化:总资产周转率同比转增,存货周转率同比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幅逐季扩大。科创板中,有195家民营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41家营业收入增速超50%,86家净利润增速超50%。

  深市和北交所民企同样呈现经营质效提升态势。深市方面,2024年深市民营企业中超七成、1586家公司实现盈利。北交所中,2024年67%的民企营业收入保持增长,26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质效提升,离不开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坚持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上市公司创新活力强劲,整体研发强度4.19%,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A股不同板块均呈现这一趋势。据统计,沪市主板民营企业全年研发投入达2664亿元,研发强度高于主板整体水平。科创板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合计为846亿元,同比增长5.31%。深市民营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5287.77亿元,同比增长4.12%。

  其中,有多家行业或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10%的公司也为数不少,多集中在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高技术领域。

  从上市、融资到各项机制安排,资本市场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金融助力。

  北交所2024年新上市公司中,九成为民营企业,融资金额合计超40亿元,有效支持了企业创新发展。深市民营企业积极利用股权激励工具发挥长效激励作用,约200家民企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或员工持股计划,规模超20万股。回购增持贷款引导效果明显,沪深北交易所不少民营上市公司公告回购增持计划,助力提升投资价值,强化投资者回报。

  在资本市场助力下,不少民营上市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投资信心亦稳步提升。以沪市科创板为例,有154家公司上市后营收实现翻番,70家公司净利润实现翻倍或扭亏为盈。2024年,科创板有160余家次民营上市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新项目或项目建设进展。

  近年来,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出台。在上市公司年报中,不少新能源、先进制造、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公司提及相关政策对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影响。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证监会近期表示,将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做大。

  业内人士表示,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和资本市场助力下,民营上市公司研发创新和技术应用将获得更多支持,助力其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新华社 记者 姚均芳)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好久没看见郭艾伦打球了,还等不?

陈微说,自己想通过骑行,让这次旅途变得更加意义非凡,一路上能够看到很多没见过的风景,希望自己的飞天梦想从这里起航。(王伟 制作 葛勇)

(乡村行·看振兴)贵州梵净山下荒河坝的“十年之变”

说起曹积全,板冲村的乡邻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该村原村支书曹乙平说:“我是看着曹积全长大的,他照顾曹大方尽心又尽力,给全村人做了很好的示范。”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常委陈小平:抢抓人工智能 加速向“新”而行

白皮书提到,中国充分发挥市场融资机制在农村公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十年来,全国累计使用各类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约8000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发展。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

大会主论坛共设“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和“技术革新”三大篇章,将聚焦产业动向、未来发展、前沿技术风向和创新成果,深入研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带来的新应用和新机遇,以及以机器人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探寻“非遗” | 一针一线“挑”出千年传承

张庆生代表建议,加强顶层规划,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绿氢产业发展,包括研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建立全国性绿氢交易平台等;支持绿氢装备国产化研发,促进绿氢技术自主化研发及规模化应用,降低绿氢装备投资成本;出台国家级绿氢安全管理办法,统筹推进国内氢能业务发展和国际氢能产业合作,促进绿氢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加氢站,形成覆盖广泛的加氢站网络。(本报记者 袁 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